咨询

首颗儿童乳牙拔除,这些后遗症你了解吗?

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沈欣悦上传提供 纠错/删除
发布时间:2025-06-11 09:43:23

乳牙的重要性与拔除后的注意事项

乳牙,作为我们人生的第(一)副牙齿,不仅承担着咀嚼食物的基本功能,还在引导颌骨和恒牙发育、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对乳牙的保护不容忽视。那么,当儿童需要拔除首颗乳牙时,可能会面临哪些后遗症呢?

首颗儿童乳牙拔除,这些后遗症你了解吗?

一、儿童乳牙拔除手术的后遗症有哪些?

1. 拔牙后,需紧咬医生提供的消毒棉垫约1小时。

2. 拔牙当天应避免食用过热的食物。

3. 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。

4. 切勿用舌头舔伤口或用手触摸。那么,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儿童预防乳牙拔除呢?

1.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

教育儿童养成早晚刷牙、饭后漱口的习惯,特别是吃甜食后要彻底漱口。

2. 定期检查乳牙

一般每2个月检查一次,如发现乳牙无光泽、颜色灰暗,严重时出现黑龋洞,应立即就医。

3. 改善不良饮食习惯

幼儿阶段应多进食粗糙、富含粗纤维的食物,以增强牙颌系统的咀嚼活动,减少牙病发生率。

4. 改正不良习惯

纠正咬舌、咬物、吮指、舔牙等不良习惯,避免牙间隙增宽、牙齿倾斜、局部开颌、牙前突等问题,影响面容及恒牙的生长。

无论因何种原因拔除乳牙,都可能对恒牙产生影响。这些影响有好有坏,关键在于拔除乳牙的原因。

二、儿童乳牙换恒牙前后应注意什么?

1. 恒牙萌出前,及时修补烂牙

由于吃甜食、零食过多,儿童在换牙前乳牙发生龋坏的现象越来越多。家长认为反正要换牙,对龋齿不必理会。但实际上,如果不治疗烂牙,化脓后将影响新牙的外形和排列。因此,一定要及时修补龋坏的乳牙。

1. 乳牙早失要做间隙保持器

由于烂牙严重而早早拔掉乳牙称为“乳牙早失”。拔牙后会空出一个位置,如果不填满它,旁边的牙齿就会往空位挤,导致牙齿长偏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应到医院做一个间隙保持器安放在缺牙处,从而保存位置给新牙萌出。

2. “地包天”3岁就矫正

有些小孩很小就长着一副“地包天”的牙齿,如果不尽早矫正,越长大越难以扭转,将对外貌有较大影响。建议这类患儿3岁就可针对骨头予以纠正,然后等换牙后再矫正一次牙列,才能恢复比较好的面貌。

3. 恒牙萌出后多管齐下防治龋坏

新萌出的恒磨牙很容易形成窝沟龋,建议做窝沟封闭。新长出来的磨牙就是常说的“六龄齿”,它的咀嚼能力强,但因新萌出的恒牙齿上有沟槽较深,容易堆积食物,所以发生龋坏的可能性很高。对此,有个好办法就是做窝沟封闭,把沟槽填平,食物不容易嵌塞了,牙齿清洁起来也会更有效。

4. 换牙期间易引起高热,注意清淡饮食

煎炸上火的食物不要吃。和大人一样,小孩也应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,但不主张使用漱口水,特别是在6岁以前。换的恒牙也可能龋坏,若出现吃东西牙齿酸痛的症状,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。如果不及时干预,牙齿可能越烂越深,到了不吃东西也痛,夜间也痛,即可能伤及牙神经,治疗起来会更为复杂。

三、儿童乳牙为何不掉?

1. 乳磨牙严重龋坏致使根尖周感染造成乳牙根粘连而滞留,此时应及早修补和治疗坏牙。

2. 恒牙牙胚的位置异常,萌出道异常,恒牙会异位萌出,这时乳牙根完全或部分未吸收而产生儿童乳牙拔除现象。

团圆温馨提示:这些规律都只是大致的规律,孩子不是可以复制的模板,牙齿的萌出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,受许多因素的影响,比如遗传因素、种族性别、营养疾病、地区差异等等。只要整个生长趋势符合规律,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略有差异,都是正常的。

乳牙的健康关系到儿童口腔健康和颌面发育,家长应重视儿童的口腔保健,定期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同时,在换牙期间,也要注意饮食和口腔卫生,确保恒牙健康生长。

医院预约
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
价格查询
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

网站提醒和声明
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超美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
相关推荐